您的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学习总结 > 正文

范仲淹赈灾兴利翻译

【www.citswd.com--学习总结】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自小勤奋学习,天智聪明,成为一名伟大的诗人。下面是关于范仲淹赈灾兴利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范仲淹赈灾兴利翻译

  皇佑二年,吴中发生大饥荒,饿死者的尸体遍布于道路。这时范仲淹主管浙西,调发国家仓库粮食,募集民间所存的钱物来赈济灾民,救荒之术很是完备。吴中百姓喜欢比赛舟船,爱作佛事,范仲淹就鼓励民间多举办赛事,太守每日出游宴饮于西湖上。自春天到夏天,城中居民大规模出游,尽情玩赏。又召集各寺院住持僧人,告谕他们说:“灾荒年间民工工价最低廉,可以趁此时机大力兴建土木工程。”于是各个寺院的修建工程都非常兴盛。官府也翻修仓库和官吏住舍,每天雇役一千多人。监察机关弹劾杭州长官不体恤荒政,嬉戏游乐而无节制,以及官府、私家兴建房舍,伤耗民间财力。范仲淹于是自己草拟奏章,申述所以饮宴和兴造房舍的缘由,是要调发有余的钱财,来救济贫民。那些从事贸易、饮食行业的人,工匠、民夫,仰仗官府、私家养活的,每天大概可达几万人。救济灾荒的措施,没有比这一做法更好的了。这一年两浙路灾区唯有杭州平安无事,百姓没有流亡的,这都是范文正公的恩惠。饥荒年份打开司农寺粮仓的粮食赈济灾民,募集民间财力为地方兴利,近年来已定为法令。这种措施,既赈救了饥荒,又趁荒年替民间兴利,这是先王的功绩。

  范仲淹赈灾兴利赏析

  此文记述北宋名臣范仲淹在杭州任上的一件德政。北宋皇佑年间,浙江一带发生了大饥荒,赤野千里,饿殍遍地。范仲淹于此时率先倡导、鼓励百姓游乐饮宴,并出资财大肆兴建官府寺庙。这种做法看似荒唐,但却是颇有实效的救荒措施。从这则笔记中,固然可以看到一个传统社会的廉洁官吏那种忠于职守、体恤民情的品格,另一方面它也为我们揭示了当时社会“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严酷现实。

  《范仲淹作墓志》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范文正公尝为人作墓志,已封将发,忽曰:“不可不使师鲁①见之。”明日以示尹。师鲁曰:“君文名重一时,后世所取信,不可不慎也。今谓转运使为都刺史,知州为太守,诚为清佳,然今无其官,后必疑之,此正起俗儒争论也。”希文怃然曰:“赖以示予,不然,吾几失之。”

  (毕仲询《幕府燕闲录》 )

  【注释】①师鲁:尹洙的字。

  【试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范文正公尝为人作墓志( )

  ②赖以示予( )

  2.翻译下列句子

  君文名重一时,后世所取信,不可不慎也。

  3.回答下列问题。

  ①范仲淹有远大的抱负,体现在他曾说的“ __ , ”一句中。

  ②尹洙对范仲淹说这样的话的用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

  1.①曾 ②给······看

  2.君文名重一时,后世所取信,不可不慎也。

  3.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写文章要对后人负责,一定要认真、慎重。著名文人的文章,会被后人作为可信的史料,所以应该谨慎。

本文来源:http://www.citswd.com/zongjiebaogao/20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