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范文 > 企业标准 > 正文

优化营商环境需淡化权力意识

【www.citswd.com--企业标准】

我省一家单位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发动工作人员帮助辖区内企业卖菜。这固然帮了企业的忙,可是和本职工作无关,更与优化环境离题万里。有人如此评价:权力太“任性”。一段时间以来, 一些部门和单位对于优化营商环境,付出了很高的热情,投入了很大精力,然而也出现了一些共性问题,值得深思。比如,为什么同样一条吸引人才的奖励政策,在沿海发达地区执行到位,而在我省的一些地方却无人知晓呢?再如,为什么一家企业在我省某市和上海、杭州三地同时申请开工建设,两年后南方两地已经建成投产,而我们的审批程序还没有走完呢?固然,这些情况成因复杂,而从人的价值观和观念角度分析,则指向同一个焦点:官本位思想浓厚。政策常常停在文件中企业不知道前不久,有南方商人在我省一个地方参加企业家表彰会,他看到领导席放着矿泉水,而获奖企业家面前却没有矿泉水。他从这小小一瓶水里,看出了官本位的巨大影响力。营商环境好比是一个巨大的生命体,由千千万万陌生人的思想和行动有机组合而成,极其复杂,难以控制,又瞬息万变,难以预测。这个无比复杂的环境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工作人员的价值取向,对事业的追求、对责任的坚守、对制度的尊重、对底线的敬畏。若不其然,唯上不唯下、官本位思想太重,就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比如,落实政策的积极性不够。曾经有东北某地的官员组团去南京、杭州等地的高新区考察,发现在那里创业的海归博士中,东北人特别多。一位领导不解:“这些政策咱也有啊,你们为什么不回来?”原来,虽然政策不缺,但是基层没有认真落实,领导过问就动一下,没有督促就没有动力执行。比如,欠缺解决复杂问题的担当。前不久,一位因病失语的老人,被亲属抬到某地办事大厅办理房屋过户手续,多名工作人员以“没有先例”推诿扯皮。一位外地来辽交流的干部反问,为什么不敢创造“先例”?为什么一定要坐等“先例”? 归根结底,还是缺少服务意识,“我是官你是民”的思想严重,所以不情愿动脑筋想办法。比如,喜好忽悠的工作作风。最近,某县出台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记者前去采访,企业却反馈“感受不大”。原来,政策都写在文件里,企业还不知道;文件是给上级看的,企业还没享受着好处。这种形式主义,沿袭了求大、求名、造势、求快的旧作风,又怎么能优化营商环境呢?优化营商环境的终极目的,是给企业提供空气和水。而在官本位文化的支配和操纵下,政府的一些办事人员,不愿意低下头去做那些耐心解释的工作,也不想俯下身去做那些细致周到的服务工作。靠制度的约束与监督去做,是被动的,常常只能有效一时。渗到骨子里的文化观念 却可以代代相传。这正是我们所探讨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不轰轰烈烈,却能滴水穿石。长期的计划经济强化了对权力的崇拜官本位还在影响年轻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官本位是儒家文化传统的特性之一,在辽宁及东北地区又被计划经济体制进一步强化。东北是我国最早实行计划经济的地区,实行的时间最长,执行的程度也最彻底。长期的计划经济色彩和国有企业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把权力和利益紧密捆绑在一起,培养了权威等级和官本位的文化性格,并深深地积淀下来。上个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转型以来,由于体制机制的束缚,东北地区的民营经济发展不够强大,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官本位的影响。比如,2016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里,东北地区一共入围9家企业,而浙江、江苏、广东的民营企业却高达134家、94家和50家。东北地区民营企业的数量少、体量小,可吸纳的就业人口也少,无法像经济发达地区的民企那样拥有能量和话语权,也就很难有效消解官本位的观念。历史的传承、制度的安排以及体制机制的不完善,使得官本位在东北地区有着深厚的民间基础。辽宁省大学生就业指导局的一位负责人说,相当一部分年轻人缺乏创业激情,就业的第一意愿是当公务员,第二意愿是去国有企业。这些本该最具创新精神的年轻人,既不愿意打工,又不愿意创业,官本位的强势影响可见一斑。这种观念倘若得不到有效消解,再好的制度也很难令人满意地发挥作用。在浙江义乌的国际小商品城门口,立着一座手摇拨浪鼓、肩挑小商品走四方的“货郎”雕塑。这个位于计划经济边缘的省份,他们对“商”的崇拜与东北地区对权力的崇拜形成鲜明对比。1950 年至 1978 年,浙江国家人均投资额列全国最后一位,国有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人们无法通过国有单位获取资源 ,难以享受计划经济提供的各种好处,从而形成了崇尚自我创业的地域文化。当地有俗语称:“天上有金子掉下来,也要你自己走出去捡。”那些能够背井离乡闯荡五湖四海的人,被大家公认为能吃苦、有本事,社会的官本位崇拜也要淡很多。简单重复式的“内卷化”阻滞营商环境的优化50年前,美国人类学家利福德·盖尔茨,在爪哇研究当地农耕生活之时,发现当地农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用犁耙耕种,农业水平停留在一种简单重复、没有进步的轮回状态中。这种现象被他定义为“内卷化”,指的是一个社会组织的发展没有突变,也没有渐进,而是处于一种不断内卷、自我复制的状态。如果我们一边全力优化营商环境,一边却不能有效遏制甚至消解官本位文化,就可能导致外部的形势发生剧烈变化,而官员的内在精神和价值观也无法实现突破。其结果无外乎,不断通过扩大社会管理机构规模、出台更多政策规章来应对日益频发的营商环境问题,最终造成官本位“内卷化”,在同一层面不断自我复制、自我强化,进一步阻滞营商环境的优化。前不久,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张屹山在首届振兴东北论坛上表示,官本位是东北地区软环境建设的最大敌人。的确,优化营商环境归根结底是人的观念问题,最需要改变的是人的观念,最难改变的也是人的观念。就建设营商环境而言,成功摒弃官本位的重要标志,应该是基层公务人员能够大胆、自信、充满热情地优化环境,他们对职业有信仰,对群众有关爱,富有进取开拓精神。这种精神面貌的改变,既不能指望市场力量,也不能单纯依赖制度力量,而主要取决于我们开展的思想观念革新以及我们倡导建设的人文环境。通过有效引导公务人员摒弃官本位意识,进而带动社会上大多数人的观念转变。消解官本位观念,淡化权利意识,需要一场脱胎换骨的思想革命。消解的过程可能很长,消解的难度可能很大,但一定要做。因为,只有彻底摒弃官本位意识,淡化权利意识,才有可能培育出重商亲商的环境,才能为新一轮全面振兴夯实发展根基。新媒体编辑:王晓领责任编辑:王钢

本文来源:http://www.citswd.com/qiye/12630.html